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在艰苦卓绝的火红年代,镜铁山是我们党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开创的工业丰碑: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坑采矿山,全国同类矿山中现代化程度最高、生产规模最大的黑色冶金矿山……由此而诞生的“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前进”的铁山精神是酒钢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
在新的时代,弘扬铁山精神,传承优良作风,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现实需要,也是奋进新征程建设美丽雄关的不懈精神动力。
学习身边党史,
铁山精神是最好的教材
因矿建企,因企设市,因关得名。嘉峪关这座年轻的城市,它的根基,在镜铁山。
1958年,酒钢建设吹响号角,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矿山建设者挺进祁连山深处这片荒无人烟、空气稀薄、寒冷多风、干燥少雨的土地开发宝藏。在那个特殊年代和艰苦的岁月里,矿山职工凭着坚强的毅力,硬是用手打眼掘进,靠人背肩扛运送开矿材料,用血汗书写了一段段红色的记忆。
正是在这极其艰苦的环境下,酒钢的几代创业者和建设者用勤劳、心血、汗水和智慧,经过长期奋斗拼搏,孕育创造和提炼升华出了“铁山精神”。
当人们透过“艰苦创业、勇于献身、坚韧不拔、开拓前进”这十六个字,看到的是一个英雄的群体,看到的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企业年华。在嘉峪关的发展史上,铁山精神,一直以旺盛的生命力,滋养着酒钢,滋养着嘉峪关这座城市。
为有牺牲多壮志。在镜铁山矿前期地质勘探和后期的补勘工作中,先后有1500多名地质工作者参与了找矿工作。白新民等11位地质工作者在找矿过程中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有一位645队的女地质队员苗淑娟,这位曾经上过1954年《中国妇女》杂志封面的大学生,牺牲时只有25岁,一同牺牲的还有她的男朋友。为了纪念这对情侣,后来人们把他们牺牲的山峰起名为“凤凰山”。这11个人的名字,被镌刻在嘉峪关市开路先锋纪念碑上,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正是因为镜铁山矿的发现,共和国的版图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地名——镜铁山和一座年轻的城市——嘉峪关市,而这座城市的兴起,则成为酒钢人艰苦创业的见证,成为酒钢人开拓前进的丰碑。
在新时代,铁山精神必将促使我们保持艰苦创业的意志,勇于献身的勇气,坚韧不拔的精神,开拓前进的斗志,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学习铁山精神,
赓续艰苦奋斗的华章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天地赋正气,乾坤日月长。
嘉峪关市的发展历程,之所以能够取得今日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成就,无不是源于一代又一代嘉峪关人的含辛茹苦、筚路蓝缕、敢于担当;无不是源于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于开拓的苦干实干。说到底,铁山精神的实质就是实干,就是默默无闻的奉献,为了嘉峪关的发展和振兴甘当铺路石。
雄关作证,历经六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几代嘉峪关人始终秉持敬业奉献、勇于开拓的初心,在这戈壁荒漠铸就了西北钢城;几十年来,一代代嘉峪关人之所以在艰苦的环境下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靠的就是扎根戈壁、艰苦奋斗的坚定执着和一代代干部职工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不屈不挠。
艰苦创业是铁山精神的核心,它代表了时代的发展进步,是我们的“创业之魂,成事之本”。不仅是艰难困苦的逆境中应当具备的基本品德和精神状态,而且是条件优裕的顺境中也应当保有的基本素养和品行操守, 同时也是实现我们伟大“中国梦”的支柱和动力。
在“铁山精神”的照耀下,几代钢城儿女在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荒凉戈壁地带,建起一座现代化城市,雄关钢城崛起了崭新的身姿,成为一座碧波荡漾、绿树掩映的休闲宜居之城,一座丰盈着思想道德的精神之地,一座承载着西北最大的钢铁基地、新能源建设工业园区和丝路文化古镇的现代与历史交相辉映的璀璨明珠。
时代变了,经济发展了,嘉峪关人保持勇于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是嘉峪关人打开成功之门的“万能钥匙”。
学习铁山精神,
巩固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适应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有形的与无形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的总括和结晶,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
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多年来,嘉峪关市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努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加快创建步伐,突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抓创建,坚持“创建利民、创建惠民、创建成果全民共享”理念立足民生抓创建,围绕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机制,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抓创建,紧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创建,动员全社会各界群众抓创建,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抓创建,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质得到大幅提升,连续两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殊荣。这应该是铁山精神的具体体现。
慎终追远,精神照耀前路。
在今天实现中国梦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中,“铁山精神”是我们的力量之源,让我们从中汲取坚韧不拔、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力量,面向未来、砥砺前行。
(来源:嘉峪关日报)